在中考来临之际,家长和学生最为焦灼。我们如何从容应对,以最佳的状态走进考场,拿到优异的成绩,是考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根据生物学科知识特点,生物学考试常设有单项选择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选择题40分,非选题60分,两大题型难易程度不同,考察的能力不同。
以下是根据以往的经验给大家分享的相关生物复习的建议和答题技巧,同学们可以参考。
中考复习一般按三轮进行: 下面以单选题为例, 介绍一下具体的答题技巧: 1 审题找关键词,挖掘隐含条件。试题的题干中常会有一些关键词做提示,比如:正确的、错误的、合理的、直接的以及题干中出现的知识点的专有名词。在读题时要善于抓住这些关键词,筛选信息,迅速从大脑搜集相关知识,匹配正确选项。 如: (2019晋中)遗传学家麦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发现,单个的基因竟然会“跳舞”,即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至另一个位置,甚至从一条染色体跳到另一条染色体上,然后可能就在那里“安家”了。这种能跳动的基因被称为“转座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转座子”中不含遗传信息 做题思路:一轮重视基础,把基础知识记牢、记准并学会转化成知识网。
二轮为综合复习,系统攻克重难点。
三轮需将自己的易错点、探究实验题进行突破。
B. “转座子”与生物的性状无关
C. 每条染色体上均只有一个基因
D. 由基因跳动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第一步:通过读题可以找到关键词“基因”“染色体”“跳到”“转座子”。
第二步:基因可以从一条染色体跳到另一条染色体上,跳动的基因被称为“转座子”,考察转座子就是考察基因。
第三步:回顾知识基因的相关知识: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1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变异为可遗传的变异。
故答案为D
2 科学答题,注意细节。 如: (2019晋中)显微镜是我们观察奇妙的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光线暗时,使用平面反光镜 本题考察显微镜的使用,涉及到的知识都是平常练习、操作时会用到的技能,属于知识储备型题,做题时要细心思考,做到准确无误。
B. 擦拭物镜和目镜时,使用纱布
C. 物像偏左,欲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时,向左移动玻片标本
D. 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目镜内的物像
解析:
关于显微镜的使用:
(1)镜筒变化: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低,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高。
(2)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
(3)放大的像:放大、倒立的虚像。
(4)对光:光线强时选用平面镜、小光圈;光线暗时选用凹面镜、大光圈。
(5)观察:先粗后细,调节清晰度时用细准焦螺旋。先低倍后高倍(低:视野大,高:视野小)
(6)①玻片与物像的移动:若要将视野中某个方向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物像在哪个方向,玻片就向哪个方向移动。②玻片与气泡的移动若要将气泡从视野中移出去,则应反向移动。
(7)污物位置的判断:一般通过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观察污点是否移动,来判断污点所在的位置。
本题答案为C 3 图形曲线分析,严谨推理。对于一些复杂、不易直接推断出答案的题,常要进行细致的分析、严谨的推理、正确的判断。 如: [2020 北京] 京白梨是唯一冠以“京”字的北京特色果品。果实采收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出现呼吸高峰,这是果实成熟的标志。图示为不同温度条件下果实呼吸速率与贮藏时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果实的呼吸作用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B. 呼吸作用会消耗果实中的有机物 C. 12 ℃条件下贮藏的果实最先成熟 D. 6 ℃条件有利于果实贮藏
本题为图像、图表、曲线类型的题型。考查呼吸作用的场所、呼吸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等。
第一步:用“读轴、看线、综合 分析"三步进行分析,即先看横纵坐标的含义,分清自变量和因变量,包括数量单位也要看清楚,是量还是率。
第二步:逐一排除。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主要是线粒体;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体内的有机物被分解消耗;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果实呼吸速率与贮藏时间的关系图可知,在12 ℃条件下,到第9天呼吸速率达到最高峰,而20 ℃条件下,到大约第6天呼吸速率达到最高峰,并且呼吸速率比12 ℃条件下高,因此在20 ℃条件下贮藏的京白梨果实最先成熟;在6 ℃条件下,果实的呼吸速率最低,有利于果实的长期贮藏。
本题答案为C
这类题型还有光合、呼吸作用相关的曲线问题。做题时需要注意题中的特殊点(与纵轴的交点、转折点)、曲线的上升还是下降,横坐标上面还是下面。注意这些问题最后综合分析含义。 (一)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
【识图要点】
A点: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和有机物,释放二氧碳。
AB段:植物的光合作用逐渐增强,二氧化碳吸收量和氧气释放量增强。
B点:二氧化碳吸收量和氧气释放量均为0,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BD段: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植物进行有机物的积累。
D点以后: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但光合作用不再增强
(二)
【识图要点】
明白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均能进行。
0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A时: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点时:植物的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CD段下降的原因:植物为了降低呼吸作用,关闭部分气孔,所以光合作用的强度也有所下降。
BF段: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有机物积累,F点为有机物和氧气积累量最多的点。
F点: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FG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G点之后只进行呼吸作用。
最后提醒大家,一定要注重自己的时间管理,把复习时间分散利用,高效利用,保证每天有时间看生物,完成一个小知识任务,还要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效果。也要注重错题的整理,方法的总结,思路的梳理,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考前心态要调整好,坚信自己经过努力的学习,已经做好了充分应考的准备,反复暗示自己“我有实力,我能胜利”。最后祝愿大家考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