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延安新区公众号搜索
学校概况办学特色新闻中心学部专栏家校沟通招生招聘
家长学校
亲子共读家长学校

【阳光家长学院】为什么应该鼓励而非表扬孩子?

发布者: 浏览次数: 382021/03/16

“孩子的成长需要鼓励,正如植物的成长需要阳光和水分一样。”


——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Rudolf Dreikurs


在中国上一代的教育环境下,许多人从小在是在打压式教育中成长的,我们深谙贬低、辱骂、苛责对孩子自信和自尊的暴击。因此,大多数70后、80后为人父母之后,都更倾向于鼓励式教育。


01 · 只要表扬,就是好的吗?


有家长说,她一直采用“夸夸式教育”,常把“好棒”“真乖”挂在嘴边鼓励女儿。孩子很听话,也很配合老师、父母的要求。


但是她发现,孩子越大越在意别人的评价,总会想:“我这么做,别人会怎么看待我?”做事情也是“希望获得别人肯定”,而不是发自内心想做这件事。


为什么这位家长的夸奖,反而夸出了自我肯定感低的孩子呢?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长期一味单纯地表扬(Praise),可能会让孩子成为“寻求认可上瘾者”,习惯依赖他人的肯定与评价,害怕得不到认同或表扬就不敢轻易尝试。


02 · 「鼓励」与「表扬」有什么区别?


 「鼓励」与「表扬」两者都是正向语言,有什么区别吗?看看下面四则漫画场景,琢磨一下这两类回应方式。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比较直观的一点,「表扬」更多是针对孩子的行为结果给予回应,并常常建立在同济比较的基础上,有好的成就才会被表扬。


「鼓励」则聚焦于孩子本身的价值与潜能,不单单针对结果,也对过程和价值表示认同,肯定孩子愿意努力付出与投入程度。

image.png

当然,「表扬」与「鼓励」的表达并非互不相干,也无法完全清楚划分界限,例如“做得好”“很厉害”的「表扬」,也能起到「鼓励」的效果。


关键是,当你说出这些话语,你的动机是否符合上述鼓励的特质。


03 · 为什么应该「鼓励」而非「表扬」?

 

上了中学的孩子,一听到“你真棒”“好厉害”就觉得很虚,早就不吃这一套了。对于年纪越大的孩子,越要降低表扬的使用。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理论,青春期(12~18岁)的核心发展任务就是确立自我同一性,也就是寻找和建立身份认同。平等的对话姿态,才会让青春期孩子感觉到自我被尊重。

 

而「表扬」隐含了一种“上对下”的态度,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因此被当成下位者接受评价的青少年可能会感觉不那么愉快。

image.png

若使用不当,还可能引起青春期孩子的反弹。比如孩子主动练琴15分钟,你对孩子说:“今天表现特别好!要是能再多弹三遍,妈妈就更高兴了。”当孩子察觉到这种表扬夹带了标准、条件、要求,激励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鼓励」则是一种更为平等的关系,能够协助孩子独立自主,当孩子看到自己的独特之处,知道自己有能力奉献,就能展现更为自信的一面。


04 · 如何判断自己所说是表扬还是鼓励?


亲爱的家长,如果你感到困惑,不确定自己要对孩子说的话到底是表扬还是鼓励,不妨想一想下面的四个问题,可能会有帮助:

 

• 我是在激励孩子自我评价,还是依赖他人的评价?

• 我是在尊重孩子,还是在摆家长的架子?

• 我是看到了孩子的观点,还是只看到了我自己的观点?

• 我会对朋友这么说话吗? 


最后一个问题特别有用,我们对朋友说的话,通常都能符合鼓励的要点。

上一篇:【阳光家长学院】楠瓜儿熹范 · 亲子漫画|孩子想要的不是你给的方法,而是你给的支持下一篇:中科院最新发布:“超八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你家孩子达标了吗?
  • 亲子共读
  • 家长学校
学校概况
团队介绍办学理念美丽校园学校简介联系我们
办学特色
特色学校特色教学特色课程特色管理
新闻中心
校园公告校园动态媒体报道活动专栏教育资讯
学部专栏
初中部小学部学前部
家校沟通
每周菜谱家校共育家校问答
招生招聘
招生信息在线报名招聘信息在线应聘
学校概况
团队介绍办学理念美丽校园学校简介联系我们
办学特色
特色学校特色教学特色课程特色管理
新闻中心
校园公告校园动态媒体报道活动专栏教育资讯
学部专栏
初中部小学部学前部
家校沟通
每周菜谱家校共育家校问答
招生招聘
招生信息在线报名招聘信息在线应聘

微信公众号

地址:延安市新区市政府北200米 电话:0911-8888965 邮箱:sx-pkupw@yango.com.cn
版权所有@延安北大培文学校京ICP备17062012号-4 DESIGN BY: HUU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