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延安新区公众号搜索
学校概况办学特色新闻中心学部专栏家校沟通招生招聘
家长学校
亲子共读家长学校

【阳光家长学院】我终于找到孩子一学习就犯困的原因了

发布者: 浏览次数: 1392021/01/07

为什么孩子一学习就犯困?


不仅是正在“学海泛舟”的学生,这个千古难题也一直困扰着长大成人的我们。在无数个失眠的夜晚,数羊、安眠药……都比不过少年时代,夏日午后那一堂老师侃侃而谈的数学课,更快地让我们迅速进入梦乡。

在近期的《奇葩说》中,一场名为“孩子作业太多总是写到半夜,家长该不该和老师理论?”的辩论中,正方辩手陈铭就提到了一个关于学习犯困的有趣观点。

image.png

image.png

“一个人如果老在困的时候学习,未来他一学习,就困!”——尽管这么引用心理学理论来解释这个观点不是很严谨,但是胜在角度清奇,而且逻辑自洽,一下子就戳中了大家的痛点,赢得了广泛共鸣,当晚就直接冲上了热搜。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在早期的学习阶段,“学习”与“睡眠”建立了联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条件反射。


说到底,这个锅还得“童年的深夜”来背。


在你们未来漫长的人生当中,

有无数个一捧起书就会困的,

午后、清晨或者傍晚,

不怪你们,

都怪那些童年的深夜惹的祸~



不过,仔细想想,深夜的书桌前,作业和手机不可兼得。


为什么孩子深夜写作业就犯困,玩手机倒是很精神?


越晚,越玩,越兴奋?“手机”和“睡眠”怎么就产生不了条件反射呢?


不可否认,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睡商”和智商都很重要。良好的睡眠质量为孩子提供满满精神能量,让大脑更好地吸收知识。


image.png

除此之外,能够影响孩子学习质量的因素,归根结底,还是学习兴趣。如果对一件事情缺乏热爱,那么所有的行为都将失去意义,变成一种乏味且无聊的重复劳动。


需求先于动力,只有激发出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才能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感到学习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哪怕遇到挫折,也会觉得为了自己热爱、追求的目标,这是值得的经历。


让孩子试着进入“心流”状态吧

心理理论之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30年前在大量案例研究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心流”(flow)的概念。


“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做自己非常喜欢、有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时,就很容易体验到心流,比如爬山、游泳、打球、玩游戏、阅读还有工作的时候。

image.png

很明显,心流是一种专注力的极致表现,这种理想的状态能够很好地促进学习效率最大化。有趣的是,“心流”不受年龄的限制,而且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有过“心流”的体验。


那么,如何进入这种“心流”状态呢?



01

学习=痛苦?切勿先入为主


受教育大环境的影响,我们国人常常把学习默认为一件痛苦的事情。


“十年寒窗”、“学海无涯苦作舟”,“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等等都暗含着“苦读”的意味。


有的时候,有些信心不足的孩子觉得学习辛苦,不是没有找到真正适合的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是很早就被植入了“学习=痛苦”的观念。


带着这样先入为主的信念去学习,一遇到作业上的难题,再加上稍有不慎,父母就挑剔和责备,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厌学情绪,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也会大大减弱。

image.png

02

调整任务难度,建立学习胜任感


学业上的挫折是每一个孩子都会遇到的问题,如何帮助孩子跨过这道坎呢?


当孩子在面对高于或者低于他当前学习能力的任务时,往往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学习动力缺乏。


太简单的题目嫌无聊,太难的题目又做不下去,只有当任务的难度与孩子现有的学习能力相匹配时,才能很好地进入“心流”状态。


而最好的匹配是难度比自身的能力高一点点,正所谓:“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给孩子留有一定的探索、发挥的空间,又不至于达不到。当孩子陷入挫折情境中时,激发出学习胜任感,即“我可以胜任这件事”,“努努力,我是可以做到的啊”。

image.png

有的家长沉迷于要求孩子超前发展。比如:让孩子越年级刷题,做极限难度的考题;参加远超于孩子认知水平的竞技类比赛等。一开始,孩子还会因取得不凡的成绩暂时获得成就感,但是时间一长,便会因超前发展需要付出超出常人N倍的精力,以及牺牲同龄人应有的生活为代价,逐渐失去对这项技能或者学习的积极性。



03

明确目标与即时回馈


“心流”体验之所以能达到完全的投入,是因为目标明确,而且能得到即时的回馈。


一名网球选手永远清楚下一步该怎么做:把球打回到对手的球场上。每次击中球,他都知道自己做得好不好,下一步的角度和力度该如何调整,甚至,对手可能会给出怎样的布局,他都了然于心 。

image.png

沿着垂直的岩壁向上攀爬的人,心中的目标非常简单:爬到山顶,不要中途掉下去。一小时又一小时过去了,他每一秒钟都接到信息,确认自己没有偏离基本目标。

因此,当孩子一学习就犯困时,可能是由于学习目标迟迟未达成,已经对缺乏及时反馈的过程产生了倦怠感。


此时,要想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就需要家长协助孩子一起建立学习反馈机制。

image.png

例如,借用上一步提到的目标拆解法:可以将一篇课文的背诵时间由5分钟、10分钟、15分钟依次递增,每个时间段背诵完毕后都立刻进行回忆,及时掌握自己的背诵成果是否有效。就算背诵成功率不高,但是有背诵时间限制这个前提,再加上每一次背诵都得到了及时反馈,哪怕背诵成果不如意,孩子也不会太过于失去信心。

上一篇:【阳光家长学院】楠瓜儿熹范 · 亲子漫画|你给的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下一篇:【阳光家长学院】这位家长分享了培养孩子读书的方法超受欢迎!
  • 亲子共读
  • 家长学校
学校概况
团队介绍办学理念美丽校园学校简介联系我们
办学特色
特色学校特色教学特色课程特色管理
新闻中心
校园公告校园动态媒体报道活动专栏教育资讯
学部专栏
初中部小学部学前部
家校沟通
每周菜谱家校共育家校问答
招生招聘
招生信息在线报名招聘信息在线应聘
学校概况
团队介绍办学理念美丽校园学校简介联系我们
办学特色
特色学校特色教学特色课程特色管理
新闻中心
校园公告校园动态媒体报道活动专栏教育资讯
学部专栏
初中部小学部学前部
家校沟通
每周菜谱家校共育家校问答
招生招聘
招生信息在线报名招聘信息在线应聘

微信公众号

地址:延安市新区市政府北200米 电话:0911-8888965 邮箱:sx-pkupw@yango.com.cn
版权所有@延安北大培文学校京ICP备17062012号-4 DESIGN BY: HUU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