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延安新区公众号搜索
学校概况办学特色新闻中心学部专栏家校沟通招生招聘
家长学校
亲子共读家长学校

【阳光家长学院】越奖励越不听话?怎样科学地奖励出爱学习的孩子,离不开这四个关键!

发布者: 浏览次数: 1392020/12/02

image.png

期中考已近尾声,成绩一出,想必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若是成绩不理想,愁的是家长,苦的是孩子;若是成绩理想,那可得好好庆祝一番,各种奖励那是必不可少的。

image.png

说到奖励孩子,不少家长往往会选择最简单粗暴的物质奖励,例如:“前进一名,奖励零花钱”,“这次期末考考好了,给你买部新手机”。还有的家长使用“代币制”,孩子考好一次,给一个小红花,积攒一定数量后可兑换想要的奖品。

image.png

一开始,孩子为了得到奖品,会特别积极地去完成任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家长们会发现,要想吸引孩子继续这项行为,我们就得随之加大奖励力度。


但是,久而久之,孩子的兴趣却逐渐消退了,本来用于正向激励孩子的方法不起效果了,甚至有时候还起到了反效果。

image.png

诸如此类的现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难道孩子就不该被奖励吗?



为什么奖励孩子,效果适得其反?


“当提供外部激励和奖励来执行任务时,这些刺激会降低个人的内在动机。这种负面影响在孩子身上更为明显。”

  ——E.L.Deci,Koestner,R.M.Ryan.


心理学研究表明,用外在奖励(金钱、糖果、代币制等)强化孩子的行为,会使他们产生对行为“控制所在”的迷惑。他们之所以做出某种行为是为了获得外在力量所允诺的奖励。于是,孩子的行为动机越来越依赖外在奖励,内在动机也就随之被削弱了。

image.png

“只要完成作业要求就可以拿钱,有没有学到知识并不重要”,学生们抱着这样的想法。一旦停止奖励,他们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机,就会立即停止我们所期望他们完成的任务,丧失学习的兴趣。

image.png

那么,如何将孩子的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呢?


Ryan认为转化的关键就在于,你是否满足了孩子的这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

image.png

自主感:孩子认为自己能自我掌控所属任务的发展。


胜任感:孩子认为自己能够胜任并成功完成任务。


需要感:无论成功与否,孩子都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尊重和接纳。



怎么科学地奖励孩子?这四点要牢记


1、 自主感:提前确定规则和奖品,物质奖励也能“出彩”


近日,因为孩子期中考成绩优异,有一位硬核妈妈奖励孩子到超市随意购物30秒的视频走红网络。孩子争分夺秒,开心拿零食,全程笑得合不拢嘴。

image.png

事后,这位妈妈回应:


“这是考试前和孩子约定好的,激励一下,让他下次更加努力。”

image.png

对比这位硬核妈妈,很多家长都是等到考试分数出来了,看“分“下菜:考得不好,批评或指正,考得好,看情况奖励或不奖励。但是,这种规避风险的做法断断续续,等到这招用多了,孩子也就腻了。


因此,为了增强孩子对任务的目标感,在每次任务之前,家长可以尝试提前和孩子商量好奖励机制和奖品,让孩子有一种全程参与的自主感。“这是我的奖品,要有我自己努力来获得,这是值得的”,这种主观上的自我激励意识的培养,学习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从而大大促进孩子做事的动力。


2、胜任感:努力比天赋更重要


 一位杭州的语文老师计划给班上40个孩子都发表扬信:“我会给每个孩子都制作一张奖状,在家长会之前发到他们手里,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被肯定的幸福感。”

image.png

除了表扬信,引起我注意的,是这位老师的用词:


“纪律好”

“书写整洁”

“为班级做好事”

“遇事沉稳”

 

   比起“你很棒”,“你真聪明”,这些与天赋相关的形容。老师的夸奖显得具体又真诚,让孩子感受到:“和天生的聪慧无关,我被表扬是因为我后天的努力,我能做好这件事情。”


能力可以努力,而天赋已经注定。因此,对孩子来说,做好一件事,相信自己的能力,比相信自己的天赋来的更重要。


3、需要感:积极接纳


一定要孩子表现优异,我们家长才能给予奖励吗?

 

如果离目标成绩就差了一点,而孩子内心又渴望得到奖赏。


这时,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可以考虑和孩子谈谈心,让孩子明白这次虽然没有达到约定的目标,但他确实为此努力了,也是值得奖励的,爸爸妈妈不会因此而责怪你,你依旧是值得爸爸妈妈骄傲的孩子。


同时,家长更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检阅错题,梳理解题思路,争取下次不犯同一类型的错误。

image.png

不过,如果已经出现过几次类似状况,那么父母最好坚持原则。达到目标才会有奖励,规则意识的树立,避免日后孩子容易形成得过且过的错误认知。


4、做不到就别答应——信任是一切沟通的基础


当初随口答应,没想到孩子达到了约定的成绩,细想之下,家长想反悔了,怎么办?

下面这位家长就作为典型案例,亲身做出了示范。

image.png

一谈到游戏,家长们如临大敌,更别说给孩子充值了。换位思考一下,看看下面这个高达4万点赞的回复,说出了众多孩子的心声:

image.png

当你做不到奖励孩子的承诺时,就别轻易答应。可以考虑换一个同等价值的奖励作为承诺,或是先履行当下的承诺,日后与孩子约定奖励的时候再去认真考虑好奖励的尺度。


若是采用失信于人的做法,不仅给孩子树立了负面的榜样示范,更糟糕的是,这会极大破坏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一旦“就算我做到了,爸爸/妈妈也不会奖励我,那我还不如不做“这个观念开始在孩子心中根植,会极大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那么后续的亲子间再有进一步的沟通就会变得非常难了。

上一篇:【阳光家长学院】一学就会,一考就废?学习笔记到底多重要下一篇:【阳光家长学院】边听歌边写作业,是坏习惯吗?
  • 亲子共读
  • 家长学校
学校概况
团队介绍办学理念美丽校园学校简介联系我们
办学特色
特色学校特色教学特色课程特色管理
新闻中心
校园公告校园动态媒体报道活动专栏教育资讯
学部专栏
初中部小学部学前部
家校沟通
每周菜谱家校共育家校问答
招生招聘
招生信息在线报名招聘信息在线应聘
学校概况
团队介绍办学理念美丽校园学校简介联系我们
办学特色
特色学校特色教学特色课程特色管理
新闻中心
校园公告校园动态媒体报道活动专栏教育资讯
学部专栏
初中部小学部学前部
家校沟通
每周菜谱家校共育家校问答
招生招聘
招生信息在线报名招聘信息在线应聘

微信公众号

地址:延安市新区市政府北200米 电话:0911-8888965 邮箱:sx-pkupw@yango.com.cn
版权所有@延安北大培文学校京ICP备17062012号-4 DESIGN BY: HUU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