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个爸爸火了。
一个是发视频控诉“整天不是让我去报补习班,就是让我帮忙改作业,教我教,改我改,是谁辛苦啊?!”的退群爸爸。
言辞之犀利,一时间获得了大量关注,许多被家长群“绑架”的老母亲老父亲纷纷点赞转发,表示这位家长太敢说了!
另一个是在家长会上痛哭的崩溃爸爸。 “天天加班到凌晨,你们老是打电话给我,我不是不想接,而是开会没时间接啊!” 这位爸爸由于工作繁忙,经常不回家长群的消息,在会上被老师点名批评后情绪崩溃。他的无奈和压力,让不少家长都感同身受,直言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01 据《中国中小学写作业压力报告》统计,中国中小学生每天的平均写作业时间是2.82小时,相当于全球平均数的3倍。91.2%的家长有过陪孩子写作业的经历,其中每天陪写的家长高达78%。 由于教育“内卷化”现象,学校、老师和家长都面临了巨大的压力。老师为了出成绩,通过布置作业抢占学生时间,同时把家庭作业的批改任务交给家长,希望家长深度参与孩子的学业。 于是,家长上班当社畜,打工回来还要当助教,辅导批改作业、监督订正错题、录视频、打卡、做手工……没完成或做不好就还被老师在群里点名批评。 每隔一段时间,家长辅导作业到心梗的新闻就会上热搜,经常听到小学生家长抱怨“每天陪小孩写作业都快吐血”“怎么讲都不会,奔溃了”。 连平日里口吐莲花的岳云鹏,辅导起孩子功课也一时语塞,崩溃到在线招聘家教,称 “但凡有一点办法也不会这样”。 02 理想状态下的家校合作中,老师与家长应该是“教育合伙人”的关系,双方共同负担教育的责任,建立一个高效沟通渠道,引导孩子发展。 但现实情况是,家长控诉老师把教学压力“转嫁”到自己身上,老师也不满家长自己不重视孩子,却指望学校老师包办一切。 根据“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研究表明,74.1% 的四年级班主任报告与家长沟通的困难情况前三名分别是:“家长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家长参与沟通的积极性不高”,“与家长教育理念不一致”。 面对家长群里的各种攀比炫富晒娃、向老师献殷勤刷纯在感、求转发抽奖拉票点赞等刷屏无效信息、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准时打卡、鼓励“抢跑”超前学习……你可以选择不随波逐流,但不能从此回避拒绝一切家长参与。 许多研究证实,家长参与(parent involvement)对孩子的学业表现与成就有显著影响(Keith & Keith, 1993),高度的家长参与能增加孩子参与学习活动意愿(George & Kaplan, 1998); 增强学习动机与自尊心(Christenson, Rounds & Gorney, 1992)。 03 看了网上流传的许多家长群消息截图,发现一个问题,里面的对话基本都充斥着颐指气使、要求命令、冷嘲热讽等令人不舒服的语气态度。 比如之前,曾有网友爆出,江西一位家长因未批改作业,被老师在家长群里点名怒怼:“你这样将来你的孩子和你一样可悲!” 但其实,比起放大对方的情绪化话语跟反应,敢怒不敢言或发泄情绪一般地退出群聊,我们更需要的是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如果你认为学校要求的教学辅助任务量不合理,按要求完成会压缩自己独立的家庭文化空间,那么,可以试试心理学上的一个典型的沟通法——PNP三明治法则(Positive, Negative, Positive)。 所谓“三明治法则”,是指在给他人提建议的时候,把“批评”的内容夹在“赞赏”和“期待”中间,从而使受批评者更好地接受建议。 从心理学角度解释,通常人们听到赞美时会产生愉悦感,而面对别人的批评时都有一种抵触心理,并且为之辩解,“三明治"沟通技巧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可以快速卸下对方的防御意识,又不伤害其自尊心。从而让沟通更加畅通。 被内卷压力裹挟的双方,只有以平等的姿态对话,才能形成持续有效的沟通机制,共同助力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