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延安新区公众号搜索
学校概况办学特色新闻中心学部专栏家校沟通招生招聘
家长学校
亲子共读家长学校

【阳光家长学院】中国VS日本:体育教育,我们真的那么差吗?

发布者: 浏览次数: 1682020/11/16

今年,一场被突如其来的疫情,大大唤醒了国人强身健体的运动意识。随着教育部关于体育中考新政策的消息放出,一时间,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体育教育,这个多年以来一直被忽视的学科,常常是以“语数英老师最喜爱的占课学科“的形象,盘踞在众多家长的脑海中。可是,年年攀升的青少年肥胖率和近视率,开始让人们意识到,是时候该一步步补起体育锻炼这块曾经被遗忘的短板了。

image.png

在不远的彼岸,说起我们的邻国日本的体育教育,曾经刷爆朋友圈的日本小学生“冬季耐寒训练”,“冬季持久走大会”,让我们不禁感叹日本人对体育课的重视度超乎想象。

image.png

日本体育教育也常常作为亚洲地区优秀代表,出现在各大公众号文章中作为示范,一番口诛笔伐过后,国内的体育教育被衬托得体无完肤。然而,日本人为什么对体育这么钟情呢?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国开始越来越重视青少年儿童的体育锻炼,中日青少年儿童的体能素质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日本为什么那么重视体育教育?

二战后,日本借鉴美国模式,于1946 年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政策,倡导青少年体育教育生活化,一直十分注重国民的体能素质培养。但真正让日本将体育运动抬上更高一个台阶的事件,就不得不提到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这一年被日本民众认为是日本近代历史上开创性的一年。

image.png

作为亚洲国家首次举办的奥运会,当时的日本举国之力兴建基建,推广日本文化,带动了一众相关产业链的繁荣。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巨大影响力犹如一剂强心剂,创造了大量“体育财富“,一扫战败的阴霾,向世界展示了战后日本快速复兴的新气象及经济腾飞的成果。


至此,日本尝到了奥运会带来的诸多后续福利,体育运动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日本政府逐渐将体育发展的重心从竞技体育转至群众体育,开启了体育教育“全民化”的时代。

image.png

把奥运会从一项单纯的体育赛事变为一场全面展示综合国力的政治运动,也是始于1964年东京奥运会。


因此,今年日本政府顶着疫情的巨大压力也要坚持举办2020年东京奥运会,或许也是寄托于奥运会能再次带来“发威”,带领如今经济低迷的日本重回1964年繁荣辉煌的“黄金年代”。

image.png


中国VS日本:我们真的有那么差吗? 

可惜的是,彼岸的东京奥运会推迟到了明年。而我国自年初以来就马不停蹄地出台了各项全民健身体育政策。那么,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国青少年儿童的体育素质究竟如何了?就让我们用客观的数据来说话。


历时三年,根据华东师大“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布的《中日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比较研究结果公报》结果显示:


中国儿童青少年体格指标(身高、体重和BMI身体质量指数)大部分年龄段显著高于日本;但体能指标的比较中,日本儿童青少年在心肺耐力、柔韧性和灵敏协调性方面均显著高于中国。

image.png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2014年中日体能方面的差距,2016年中国儿童青少年的力量、速度体能指标在低年龄段与日本的差距有所缩小,部分指标甚至显著高于日本。

image.png

显然,国家推出大量鼓励政策,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青少年儿童的体质状态呈上升趋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季浏教授表示:“新生一代的孩子和日本的差距将越来越小,数据表明这些年新的课程改革、阳光体育等政策的推进有所成效,如果继续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改变学校体育的生态,将来体能指标超过日本并非不可能。”


但是,在运动能力方面,我们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握力、立定跳远、50米跑、仰卧起坐这些基本的体育考核项目中,日本学生依然领先于我国学生。然而,随着近年来体育教育的不断改革,我国青少年儿童也在逐步追赶中,尽力缩小差距。

image.png


让孩子“动起来”的关键:

态度先于行为

鲜为人知的是,2014年日本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相对于2010年曾出现了负增长和停滞现象,这和当今日本社会老龄化、少子化、手机网络文化盛行有着一定关系。对此,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应对青少年儿童体质下降问题。

image.png

其中,提到要加强学生得体质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还需要家庭积极发挥应有的作用。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调查,即使是增加与家人谈论体育话题的次数也有助于增强青少年儿童体质。

image.png

 不仅仅是日本,我国也有学者研究发现,孩子对体育的态度是能促进体育成绩的提升,而以往强调的锻炼强度,锻炼频次实际上却与体育成绩并不相关。


中日两国的诸多研究都表明了,让孩子“动起来”的关键是“态度先于行为”。体育话题的讨论,容易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激发孩子对于体育的兴趣,促使孩子由态度转向行为,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

image.png

因此,父母也要以身作则,注重对亲子养成式教育,引导孩子积极参与运动,可以适当提高家庭的体育消费,提高孩子的体育认知,潜移默化中塑造孩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上一篇:【阳光家长学院】五成孩子达不到遗传身高,你家孩子到底怎么长高?下一篇:【阳光家长学院】打篮球会不会影响孩子学习?
  • 亲子共读
  • 家长学校
学校概况
团队介绍办学理念美丽校园学校简介联系我们
办学特色
特色学校特色教学特色课程特色管理
新闻中心
校园公告校园动态媒体报道活动专栏教育资讯
学部专栏
初中部小学部学前部
家校沟通
每周菜谱家校共育家校问答
招生招聘
招生信息在线报名招聘信息在线应聘
学校概况
团队介绍办学理念美丽校园学校简介联系我们
办学特色
特色学校特色教学特色课程特色管理
新闻中心
校园公告校园动态媒体报道活动专栏教育资讯
学部专栏
初中部小学部学前部
家校沟通
每周菜谱家校共育家校问答
招生招聘
招生信息在线报名招聘信息在线应聘

微信公众号

地址:延安市新区市政府北200米 电话:0911-8888965 邮箱:sx-pkupw@yango.com.cn
版权所有@延安北大培文学校京ICP备17062012号-4 DESIGN BY: HUUDON